來源:網絡 作者:匿名 2010-01-30 10:41:36
受奧巴馬訪華講話利好消息刺激 中國學生赴美留學熱潮再次升溫。毫無疑問,2010年中國學生赴美留學的熱潮會再次升溫。
根據(jù)美國國際教育協(xié)會公布的數(shù)據(jù),2009年,一共有9.85萬名來自中國內地的學生赴美國留學,占所有留美國際學生總人數(shù)的14.6%。2009年,中國內地留美學生數(shù)量比2008年增長21%。
受奧巴馬訪華講話利好消息刺激,以及美國經濟衰退需要外來資金充實其教育資金儲備,預計2010年將有更多的中國學生涌入美國,預測2010年中國內地赴美國留學的學生總數(shù)將突破10萬人。2010年1月中旬,本報記者前往美國加州這個留學生聚集地探訪,現(xiàn)場從院校方和留學生那里感受赴美留學熱潮。
美國簽證近年通過率大增
當中國父母考慮將其子女送到海外學習,或者中國大學本科生或研究生計劃申請海外高校的學位,美國通常都是他們首選之地。美國有近4000多所四年制大學、1000多所社區(qū)大學和120多所研究生院,教師80多萬人,在校學生達2000多萬人。
“前些年,很多中國學生在赴美留學這條路上望而卻步,因為美國留學簽證不好拿。”提供留學服務的啟德教育集團美國部副總監(jiān)安亮說,但近兩年情況有非常大的改變,赴美留學簽證通過率從2005年起逐年明顯遞增。
“我原本以為留學簽證很難拿到,因為籍貫是福建福州,誰知道一次面簽就搞定!”2009年從上海同濟大學申請到美國加州讀計算機碩士的留學生郭臣覺得,獲得簽證比他想象中容易很多。洛杉磯移民入籍中心是一個位于洛杉磯的移民留學中介組織,中心執(zhí)行主任郭琳告訴記者,這兩年通過其辦理留學的學生的簽證通過率是100%,“只要有足夠的經濟擔保,原來所在學校的信息是真實可信的,簽證基本不成問題。”
于是,近兩年,美國各層次的學校中出現(xiàn)了更多中國學生的面孔。凱特學校(Kate School)的中文老師李再揚說,凱特學校是全美排名前十的私立寄宿高中,學費昂貴,入學門檻也比較高,以前沒有來自中國內地的學生。但從四年前開始,中國的留學生開始“進駐”該校,讓美國學生覺得既陌生又好奇。在社區(qū)大學圣塔巴巴拉城市學院,1100個國際學生中,中國內地的學生就占據(jù)30%。學院高級總監(jiān)凱羅拉笑言:“我們很歡迎來自中國的學生,他們學習勤奮,轉學到高層次大學的人數(shù)多,這對提高我們學院聲譽和品牌很有幫助。”
據(jù)統(tǒng)計,2008年,約有8萬中國留學生進入美國求學。到去年,這一數(shù)字攀升到9.85萬,占所有留美國際學生總人數(shù)的14.6%。按照中國不斷高漲的赴美留學形勢預測,來自中國內地的留學生數(shù)量有望與留學生占比居首的印度學生并駕齊驅,甚至趕超印度。
留學生為美貢獻180億美元
可以預計的是,2010年中國赴美留學的人數(shù)將再攀新高。有三大利好消息為今年的赴美留學市場“推波助瀾”。
首先是2009年11月美國總統(tǒng)奧巴馬到中國的講話,對促進中國學生赴美留學是重大利好。奧巴馬的講話中提到,未來數(shù)年內,中美互派留學生的數(shù)量要達到10萬,這也就意味著申請美國留學簽證將相對更加容易。簽證門檻放開,加上美元匯率在不斷降低,這都會堅定中國家庭送子女赴美留學的決心。
其次,美國經濟受金融海嘯的打擊,致使其用于教育的財政支出削減。例如在加州,加州大學系統(tǒng)的10所高校因為財政撥款大為減少,從2010年起必須要對本土學生提高學費,學費增幅為30%左右。同時,加州大學系統(tǒng)高校的老師也要減工資,降薪幅度為10%。為此,美國高校需要更多的海外資金來充實其教育資金,將敞開大門歡迎留學生的到來。
另一方面,留學生的到來,啟動了一條“留學產業(yè)鏈”,這也為拉動美國本土經濟貢獻了力量。因為留學生不僅要支付學費,同時要經常往返中美之間,在美國展開日常消費、旅游,同時他們的父母也會前往美國探望旅游。
據(jù)國際教育協(xié)會的數(shù)據(jù),2008年外國留學生的學費和生活支出,為美國經濟貢獻將近180億美元。2009年的統(tǒng)計數(shù)字尚未公布,但預計不會低于此,因為2008年~2009年美國的國際學生數(shù)量增幅明顯。
高中留美好不好?
贊成派:
盡早融入美國教育體系
劉圣從21歲開始留學美國,后從美國公立大學排名第一的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at Berkeley)碩士畢業(yè),但他自言對于美國教育體制的認識只是“半路出家”,認為如果家庭條件允許的話從高中起就留美是非常明智的選擇。
“相比起到本科或研究生才留學,出來讀高中有兩大優(yōu)勢,一是可以學到一口過硬的美式英語,二是能更早適應美國教育體制,并結交到美國同學。”劉圣說,本科或研究生階段才出去,要花不少時間來適應美國的教育模式,而且課業(yè)壓力很大。但假如赴美讀高中,由于美國的初中階段教育基本是寓教于樂,這里的小孩在上高中之前基本沒學什么,因此要跟上他們的進度不難。而且,劉圣還特別提到一點,讀高中基本在美國同學圈子里度過四年時光,但到了大學則完全沒有同班同學的概念。
反對派:
沒有家庭支撐容易迷失
任向東7年前赴美攻讀MBA,現(xiàn)已在美國工作,并生下一對兒女。但他從自身留學經驗和身為父母的心態(tài)出發(fā),完全不贊成中國孩子赴美讀高中。“我覺得孩子太小,沒有父母和家庭的陪伴,獨自在美國留學對其成長很不利,容易走彎路。”
任向東認為,孩子的成長環(huán)境父母是不能缺席的,高中階段又是孩子人生觀與價值觀形成的關鍵階段,更離不開父母引導。“現(xiàn)在中國的孩子基本都是獨生子女,一個人來到陌生的國度,語言又有障礙,如果遇上問題找不到合適的人訴說,只能悶在心里導致孤僻心理。說實話,出來的小留學生有心理問題的,我聽說了不少。”
留學中介、美國環(huán)球文化交流中心的王曉群也承認,并非所有的初中或高中生都適合來美國留學。他認為,父母送孩子出來讀高中必須以孩子同意為前提,不可強迫。同時,英語能力佳、個性開放樂觀、自立能力強都是小留學生的必備要素。
新趨勢:
留學生越來越小
拉文大學的數(shù)學系教授劉曉雁今年接到了中國朋友托付的重任——幫忙照看朋友送到美國讀高中的兒子,光榮地成為該小留學生在美國的監(jiān)護人。
“這兩年赴美留學的最大特點是,低齡化很明顯。”啟德教育集團美國部副總監(jiān)安亮介紹,2009年經過啟德聯(lián)系留美的400多名學生中,約40%申請讀本科,30%左右的人申請讀碩士,而申請讀高中的已超過20%。
低齡化的留學生主要指未滿18歲的小留學生,一般由初中生和高中生構成。初中生留學基本上直奔美國高中而去,高中生則有兩套方案:或者到美國重新讀高中考大學,或者先到語言學校培訓后就讀社區(qū)大學。
到美國讀高中的主要流向是各類私立高中,而從2008年起,美國政府推出的新政使一些公立高中也對留學生開放:從2008年秋季開始,持F-1簽證的中國學生允許進入波士頓、西雅圖、芝加哥、鳳凰城、猶他州等地區(qū)的11所美國公立高中就讀。
到美國讀高中,目的在于考取美國的好大學,從某種程度上說,這比在國內讀完高中再申請美國名校要容易得多。但只要一算賬就發(fā)現(xiàn),這筆費用絕非一般家庭可以負擔。從高中到大學本科最起碼要8年,以一年學費加生活費共5萬美元計算,8年時間需要40萬美元。實際上,大部分留學生會繼續(xù)攻讀研究生,留學費用還要追加。
一種為其提供服務的“小留學生之家”機構在美國興起。“是的,我們的客戶群體主要定位在富二代,最起碼是小富二代,一般工薪階層再省吃儉用也不能承擔這筆費用。”美國環(huán)球文化交流中心也是小留學生之家之一,其總經理王曉群很明確地告訴記者。
留學故事
嬌嬌女留學記
人物:圣塔巴巴拉城市學院學生 張越
張越站在學校附近的宿舍迎接記者的到來,因同樣來自廣州,大家都覺得很親切。就在她小小的“蝸居”里,張越談起她留學的經歷,盡管只出去了一年多,但她說自己的改變已經很大了。
當還在廣州讀高中時,張越顯然是一名嬌嬌女——作為獨生子女的她,大小事務都由父母安排,除了學習外,基本啥事都不勞她操心。張越讀到高二時,母親偶然間聽到一則留學美國的消息,問張越是否愿意去留學,并沒有想太多,張越說:“好啊!”
于是,2008年9月,張越來到了圣塔巴巴拉城市學院,當時她未滿18歲,只好先進入學院附屬的語言機構學語言。父母為她安置妥當離開的當晚,小張越孤身一人住進寄宿家庭,忽然覺得舉目無親,回想在廣州有父母和同學相伴的時光,頓時號啕大哭起來,馬上后悔出來留學的決定。
還好,圣塔巴巴拉城市學院的中國學生很多,師姐們帶她適應環(huán)境,張越很快覺得不那么孤獨。但隨后,她一人要面對的困難更大,自我管理生活,同時面對學業(yè)的巨大壓力。估計父母送她留學讀完本科要花100萬元人民幣,這不是一筆小數(shù)目,于是小張越就在心里告誡自己,一定要好好讀書,爭取轉學到好的大學。為達到目標,她對自己非常嚴格要求,課余時間基本都花在復習功課上。
“有時候我都覺得,自己把自己逼得太緊了。”張越說,不過她慶幸在美國找到一個很好的室友,一個同樣從廣州來留學的女孩子。
相比起那些在國內還待在父母身邊的同學,張越說一年多來長大了很多,學到很多,看到多元化的美國,和各種各樣膚色的人打交道,自我安排衣食住行,學會管理情緒、堅強樂觀。“我留學的目標就是,升到好的大學,學到一口標準的美式英語。還有,我比較內向,所以希望自己變得更擅長交流,在眾人面前能大膽展現(xiàn)自己!”
美國留學概述
牛鼻:全球頂級20大學美國有17所
美國高等教育對留學生的吸引力是毋庸置疑的:美國擁有全世界最優(yōu)秀的教育體制和數(shù)量最多的大學,在中國教育部教育涉外監(jiān)管網上美國擁有3600多所大學。
美國大學占據(jù)了大部分世界名校的位置,全球頂級的20大學中美國有17所,占了85%。美國高等教育師資雄厚,全球70%的諾貝爾獎得主在美國大學工作。此外,美國是全球最多元文化的國家,幾乎囊括了全球各地的移民。
特色:開放性、多元性、國際性和靈活性
美國教育體制和其他國家有很大不同,最重要的特色表現(xiàn)在開放性、多元性、國際性和靈活性上:美國的大學開放給所有不同層次學習能力的人。美國幾乎每個大學都有外國學生,有利培養(yǎng)學生國際視野,開拓學生未來事業(yè)發(fā)展空間。此外美國大學在科系設計及課程設置上有很大的自由度和靈活性。
多層次:從初中生到研究生都可赴美留學
對于中國的留學生來說,不同年齡和學歷層次的人都可以在美國找到適合的留學院校——初中生可申請赴美讀高中,主要為私立高中;高中學生可直接申請大學本科,但相對較難,可轉而選擇社區(qū)大學修讀兩年課程再轉學到四年制大學;大專生也可在美國實現(xiàn)“專升本”,其大專所修學分的部分可獲美國大學承認,其余學分在美國大學修完;本科生和研究生可分別申請攻讀碩士和博士學位。
2009年,全美有9.85萬來自中國大陸的留學生在美國高校就讀。美國東部和西部是中國留學生聚集的兩大區(qū)域,中部則少人問津。赴美中國留學生來自全國各地,就城市來說,北京、上海學生最多,就省份排列,來自廣東、浙江、江蘇三省的留學生最多,東北三省學生也不少。
留學出路
“
讀完兩年碩士的所有費用就要差不多70萬人民幣,如果回國工作,這個成本很難收回。但能留在美國工作的話,既能賺取工作經驗,收入也比較高,就算工作幾年回國,也賺取到今后發(fā)展的第一桶金。
“
——南加州大學中國學生學者聯(lián)合會副主席王昊王
遇就業(yè)“寒潮”如何實現(xiàn)留美工作?
留學生畢業(yè)后可以有3個月的時間尋找實習機會,如果找到實習的工作,可有為期9個月的實習期。在實習期間,留學生必須獲得該實習公司的聘請,并由公司為之申請H1工作簽證,才有可能留美工作。
留學生畢業(yè)后,面臨著選擇問題——留下還是回國?在記者訪問過的中國留美學生中,選擇非常一致:希望找到工作機會在美國發(fā)展幾年,同時做好了回國的準備。王昊王說,南加州大學來自中國大陸的學生約有1300多人,據(jù)他了解的情況,絕大部分留學生希望能留在美國工作。
然而受美國經濟衰退所累,近兩年留學生卻不幸地遭遇了就業(yè)的“寒潮”。劉紅梅在美國某州立大學讀傳播專業(yè)碩士,今年5月即將畢業(yè),現(xiàn)在正焦頭爛額地找工作。她很沮喪地告訴記者,美國本土的失業(yè)率正高企,很多美國公司都不愿意招收留學生。目前全美一年有6萬多個H1工作簽證名額提供給所有國際學生,公開收取H1申請的首日為每年4月1日。以往收取申請首日就能收到十幾萬個H1申請,說明有十幾萬個工作崗位已聘請了國際學生并愿意為其申請簽證。但從2009年4月1日公開接受H1申請起,到12月底名額才滿,說明愿意招收國際學生的企業(yè)已越來越少。
美國的公司難以進入,不少中國留學生只好將目光瞄準那些在美國的華人公司。但一些華人公司卻以為留學生申請H1簽證為由,乘機在工資上壓價,給留學生支付月工資1500~2000美元的情況不少見,而美國失業(yè)者接受政府救濟的標準也是每人每月2000美元。
貼士1
理工科學生更吃香
從學歷層次上,碩士以上學歷更易獲取工作機會,而本科生基本很難找到工作。從專業(yè)上看,理工科顯然比文科更吃香。因此,假如要到美國讀文科的留學生就要慎重選擇專業(yè),因為文科生在就業(yè)市場上比起理工科學生不具備優(yōu)勢,就算找到工作,起薪點也比理工科學生低。
美國大學和雇主協(xié)會公布了2009年應屆畢業(yè)生(包括留學生)的平均起薪點,應屆畢業(yè)生的年薪平均起薪點是49353美元,與2008年基本持平。其中,文科生的平均起薪點是36445美元,顯然低理工科學生一大截。
而在理工科中,行情走俏的有工程專業(yè)畢業(yè)生,平均起薪點達到58525美元。由于不少美國人覺得讀工程專業(yè)“太苦”,畢業(yè)生數(shù)量相對較少,工程專業(yè)畢業(yè)生需求通常不受經濟狀況影響。南加州大學電子工程專業(yè)研一學生李俊強說,他打聽到該校電子工程專業(yè)畢業(yè)生找工作不太難,如果找到工作,月工資一般在7000美元以上,好點的還能過萬。
此外計算機科學專業(yè)2009年平均起薪點也有56128美元。
貼士2
有實習和工作經驗受青睞
在當前就業(yè)不景氣的情況下,拋卻專業(yè)背景,什么樣的留學生更容易在美國找到工作呢?從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碩士畢業(yè)的劉圣現(xiàn)在已和兩個合伙人開了一間太陽能建筑公司,其職員有8成為華人,其中不乏中國留學生。劉圣根據(jù)他了解的美國就業(yè)市場,對有意留在美國工作的中國留學生建議道:“念書對中國學生來說不成問題,但讀書成績好不代表以后工作發(fā)展空間大,留學生在校期間,一定要注重培養(yǎng)自己的實踐能力,這非常重要。”
劉圣說,美國大學一般會有3個多月的暑假,這期間一些中國留學生選擇了回國或出外旅游,這是非常吃虧的。在暑假期間,留學生應盡量爭取到大公司做“INTERNSHIP”的機會,積累工作經驗,對今后找工作大有裨益。因為根據(jù)對美國雇主的調查,雇主比較喜歡有過實習和工作經驗的大學畢業(yè)生。美國超過四分之三的雇主表示,他們愿意雇用有工作經歷的畢業(yè)生,工作經歷包括實習或是在大公司做臨時工作。特別是在經濟不景氣之時,美國公司更愿意雇用曾在自己公司實習過的學生。
當然,大學期間參與社團組織,培養(yǎng)自己的領導能力和組織能力,這對找工作也很有幫助。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中考網,2024中考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