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一区二区三区免费视频|欧美日本国产VA高清视频|色婷婷六月欧美激情二区|日韩午夜中文字幕电影

Image Modal
中考網
全國站
快捷導航 中考政策指南 2024熱門中考資訊 中考成績查詢 歷年中考分數線 中考志愿填報 各地2019中考大事記 中考真題及答案大全 歷年中考作文大全 返回首頁
您現在的位置:中考 > 中考備考 > 中考復習 > 中考化學 > 正文

人教版初中化學知識點總結歸納(4)

來源:中考網整理 作者:若冰 2015-04-23 21:20:43

中考真題

智能內容

6.設計實驗

(1)試設計一個實驗證明蠟燭中含有碳氫兩種元素。

實驗步驟-實驗現象-結論

①將蠟燭點燃,在火焰上方罩一個干燥潔凈的燒杯,燒杯內壁有小水珠生成,證明蠟燭有氫元素。

②在蠟燭火焰上方罩一個蘸有澄清石灰水的燒杯,澄清石灰水變渾濁,證明蠟燭有碳元素。

(2)試設計一個實驗來證明CO2具有不支持燃燒和密度比空氣大的性質。

實驗步驟-實驗現象-結論-圖

把兩支蠟燭放到具有階梯的架上,把此架放在燒杯里,點燃蠟燭,再沿燒杯壁傾倒CO2 階梯下層的蠟燭先滅,上層的后滅。 證明CO2具有不支持燃燒和密度比空氣大的性質。

7.解題:

計算題的類型有

a.有關質量分數(元素和溶質)的計算

b.根據化學方程式進行計算

c.由a和b兩種類型混合在一起計算

(1)溶液中溶質質量分數的計算

溶質質量分數 =溶質的質量/溶液的質量 × 100%

(2)化合物(純凈物)中某元素質量分數的計算

某元素質量分數=某元素的原子質量和/化合物的質量 × 100%

(3)混合物中某化合物的質量分數計算

化合物的質量分數= 某化合物的質量/混合物的質量× 100%

(4)混合物中某元素質量分數的計算

某元素質量分數=某元素的質量和/混合物的質量 × 100%

或:某元素質量分數= 化合物的質量分數 × 該元素在化合物中的質量分數

(5)解題技巧

a.審題:看清題目的要求,已知什么,求什么,有化學方程式的先寫出化學方程式。找出解此題的有關公式。

b.根據化學方程式計算的解題步驟:

①設未知量

②書寫出正確的化學方程式

③寫出有關物質的相對分子質量、已知量、未知量

④列出比例式,求解

⑤答。

八、初中化學中的

1.構成物質的三種微粒是分子、原子、離子。

2.還原氧化銅常用的三種還原劑氫氣、一氧化碳、碳。

3.氫氣作為燃料有三大優(yōu)點:資源豐富、發(fā)熱量高、燃燒后的產物是水不污染環(huán)境。

4.構成原子一般有三種微粒:質子、中子、電子。

5.黑色金屬只有三種:鐵、錳、鉻。

6.構成物質的元素可分為三類即(1)金屬元素、(2)非金屬元素、(3)稀有氣體元素。

7.鐵的氧化物有三種,其化學式為(1)FeO、(2)Fe2O3、(3) Fe3O4。

8.溶液的特征有三個(1)均一性;(2)穩(wěn)定性;(3)混合物。

9.化學方程式有三個意義:

(1)表示什么物質參加反應,結果生成什么物質;

(2)表示反應物、生成物各物質間的分子或原子的微粒數比;

(3)表示各反應物、生成物之間的質量比;瘜W方程式有兩個原則:以客觀事實為依據;遵循質量守恒定律。

10.生鐵一般分為三種:白口鐵、灰口鐵、球墨鑄鐵。

11.碳素鋼可分為三種:高碳鋼、中碳鋼、低碳鋼。

12.常用于煉鐵的鐵礦石有三種:(1)赤鐵礦(主要成分為Fe2O3);(2)磁鐵礦(Fe3O4);(3)菱鐵礦(FeCO3)。

13.煉鋼的主要設備有三種:轉爐、電爐、平爐。

14.常與溫度有關的三個反應條件是點燃、加熱、高溫。

15.飽和溶液變不飽和溶液有兩種方法:(1)升溫、(2)加溶劑;不飽和溶液變飽和溶液有三種方法:降溫、加溶質、恒溫蒸發(fā)溶劑。 (注意:溶解度隨溫度而變小的物質如:氫氧化鈣溶液由飽和溶液變不飽和溶液:降溫、加溶劑;不飽和溶液變飽和溶液有三種方法:升溫、加溶質、恒溫蒸發(fā)溶劑)。

16.收集氣體一般有三種方法:排水法、向上排空法、向下排空法。

17.水污染的三個主要原因:(1)工業(yè)生產中的廢渣、廢氣、廢水;(2)生活污水的任意排放;(3)農業(yè)生產中施用的農藥、化肥隨雨水流入河中。

18.應記住的三種黑色氧化物是:氧化銅、二氧化錳、四氧化三鐵。

19.氫氣和碳單質有三個相似的化學性質:常溫下的穩(wěn)定性、可燃性、還原性。

20.教材中出現的三次淡藍色:

(1)液態(tài)氧氣是淡藍色;

(2)硫在空氣中燃燒有微弱的淡藍色火焰;

(3)氫氣在空氣中燃燒有淡藍色火焰。

21.與銅元素有關的三種藍色:(1)硫酸銅晶體;(2)氫氧化銅沉淀;(3)硫酸銅溶液。

22.過濾操作中有“三靠”:

(1)漏斗下端緊靠燒杯內壁;

(2)玻璃棒的末端輕靠在濾紙三層處;

(3)盛待過濾液的燒杯邊緣緊靠在玻璃捧引流。

23.三大氣體污染物:SO2、CO、NO2

24.酒精燈的火焰分為三部分:外焰、內焰、焰心,其中外焰溫度最高。

25.取用藥品有“三不”原則:

(1)不用手接觸藥品;(2)不把鼻子湊到容器口聞氣體的氣味;(3)不嘗藥品的味道。

26.古代三大化學工藝:造紙、制火藥、燒瓷器

27.可以直接加熱的三種儀器:試管、坩堝、蒸發(fā)皿(另外還有燃燒匙)

29.質量守恒解釋的原子三不變:種類不改變、數目不增減、質量不變化

30.與空氣混合點燃可能爆炸的三種氣體:H2、CO、CH4    (實際為任何可燃性氣體和粉塵)。

31.濃硫酸三特性:吸水、脫水、強氧化

32.使用酒精燈的三禁止:對燃、往燃燈中加酒精、嘴吹滅

33.溶液配制的三步驟:計算、稱量(量取)、溶解

34.生物細胞中含量最多的前三種元素:O、C、H

35.原子中的三等式:核電荷數=質子數=核外電子數=原子序數

36.構成物質的三種粒子:分子、原子、離子

37.工業(yè)三廢:廢水、廢渣、廢氣

38.水污染的三個主要原因:

(1)工業(yè)生產中的廢渣、廢氣、廢水;

(2)生活污水的任意排放;

(3)農業(yè)生產中施用的農藥、化肥隨雨水流入河中。

39.通常使用的滅火器有三種:泡沫滅火器;干粉滅火器;液態(tài)二氧化碳滅火器。

40.固體物質的溶解度隨溫度變化的情況可分為三類:

(1)大部分固體物質溶解度隨溫度的升高而增大;

(2)少數物質溶解度受溫度的影響很小;

(3)極少數物質溶解度隨溫度的升高而減小。

41.CO2可以滅火的原因有三個:不能燃燒、不能支持燃燒、密度比空氣大。

九、化學中的一定不一定

1.化學變化中一定有物理變化,物理變化中不一定有化學變化。

2.金屬常溫下不一定都是固體(如Hg是液態(tài)的),非金屬不一定都是氣體或固體(如Br2是液態(tài)的)注意:金屬、非金屬是指單質,不能與物質組成元素混淆

3.原子團一定是帶電荷的離子,但原子團不一定是酸根(如NH4+、OH-);

酸根也不一定是原子團(如Cl-叫氫氯酸根)

4.緩慢氧化不一定會引起自燃。燃燒一定是化學變化。爆炸不一定是化學變化。(例如高壓鍋爆炸是物理變化。)

5.原子核中不一定都會有中子(如H原子就無中子)。

6.原子不一定比分子小(不能說“分子大,原子小”)

分子和原子的根本區(qū)別是:在化學反應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

7.同種元素組成的物質不一定是單質,也可能是幾種單質的混合物。

8.最外層電子數為8的粒子不一定是稀有氣體元素的原子,也可能是陽離子或陰離子。

9.穩(wěn)定結構的原子最外層電子數不一定是8。(第一層為最外層2個電子)

10.具有相同核電荷數的粒子不一定是同一種元素。

(因為粒子包括原子、分子、離子,而元素不包括多原子所構成的分子或原子團)只有具有相同核電荷數的單核粒子(一個原子一個核)一定屬于同種元素。

11.溶液中不一定:

(1)濃溶液不一定是飽和溶液;稀溶液不一定是不飽和溶液。(對不同溶質而言)

(2)同一種物質的飽和溶液不一定比不飽和溶液濃。(因為溫度沒確定,如同溫度則一定)

(3)析出晶體后的溶液一定是某物質的飽和溶液。飽和溶液降溫后不一定有晶體析出。

(4)一定溫度下,任何物質的溶解度數值一定大于其飽和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數值,即S一定大于C。

13.有單質和化合物參加或生成的反應,不一定就是置換反應。但一定有元素化合價的改變。

14.分解反應和化合反應中不一定有元素化合價的改變;置換反應中一定有元素化合價的改變;復分解反應中一定沒有元素化合價的改變。(注意:氧化還原反應,一定有元素化合價的變化)

15.單質一定不會發(fā)生分解反應。

16.同種元素在同一化合物中不一定顯示一種化合價。如NH4NO3 (前面的N為-3價,后面的N為+5價)

17.鹽的組成中不一定有金屬元素,如NH4+是陽離子,具有金屬離子的性質,但不是金屬離子。

18.陽離子不一定是金屬離子。如H+、NH4+。

19.在化合物(氧化物、酸、堿、鹽)的組成中,一定含有氧元素的是氧化物和堿;不一定(可能)含氧元素的是酸和鹽;一定含有氫元素的是酸和堿;不一定含氫元素的是鹽和氧化物;鹽和堿組成中不一定含金屬元素,(如NH4NO3、NH3·H2O);酸組成可能含金屬元素(如:HMnO4 叫高錳酸),但所有物質組成中都一定含非金屬元素。

20.鹽溶液不一定呈中性。如Na2CO3溶液顯堿性。

21.酸式鹽的溶液不一定顯酸性(即pH不一定小于7),如NaHCO3溶液顯堿性。但硫酸氫鈉溶液顯酸性(NaHSO4=Na++H+ +SO42-),所以能電離出氫離子的物質不一定是酸。

22. 酸溶液一定為酸性溶液,但酸性溶液不一定是酸溶液,如:H2SO4、NaHSO4溶液都顯酸性,而 NaHSO4屬鹽。(酸溶液就是酸的水溶液,酸性溶液就是指含H+的溶液)

23.堿溶液一定為堿性溶液,但堿性溶液不一定是堿溶液。如:NaOH、Na2CO3、NaHCO3溶液都顯堿性,而Na2CO3、NaHCO3為鹽。堿溶液就是堿的水溶液,堿性溶液就是指含OH-的溶液)

24.堿性氧化物一定是金屬氧化物,金屬氧化物不一定是堿性氧化物。

(如Mn2O7是金屬氧化物,但它是酸氧化物,其對應的酸是高錳酸,即HMnO4);記住:堿性氧化物中只K2O、Na2O、BaO、CaO能溶于水與水反應生成堿。

25.酸性氧化物不一定是非金屬氧化物(如Mn2O7),非金屬氧化物也不一定是酸性氧化物(如H2O、CO、NO)。

★常見的酸性氧化物:CO2、SO2、SO3、P2O5、SiO2 等,酸性氧化物大多數能溶于水并與水反應生成對應的酸,記住二氧化硅(SiO2)不溶于水 。

26.生成鹽和水的反應不一定是中和反應。

27.所有化學反應并不一定都屬基本反應類型,不屬基本反應的有:

①CO與金屬氧化物的反應;②酸性氧化物與堿的反應;③有機物的燃燒。

28.凡是單質鐵參加的置換反應(鐵與酸、鹽的反應),反應后鐵一定顯+2價(即生成亞鐵鹽)。

29.凡金屬與酸發(fā)生的置換反應,反應后溶液的質量一定增加。

凡金屬與鹽溶液反應,判斷反應前后溶液的質量變化,只要看參加反應金屬的相對原子質量大小與生成的金屬的相對原子質量的大小。“大換小增重,小換大減重”

30.凡是同質量同價態(tài)的金屬與酸反應,相對原子質量越大的產生氫氣的質量就越少。

31.凡常溫下能與水反應的金屬(如K、Ca、Na),就一定不能與鹽溶液發(fā)生置換反應;但它們與酸反應是最為激烈的。

如Na加入到CuSO4溶液中,發(fā)生的反應是:

2Na+2H2O =2NaOH+H2 ↑;2NaOH+CuSO4 =Cu(OH)2 ↓+Na2SO4 。

31.凡是排空氣法(無論向上還是向下),都一定要將導氣管伸到集氣瓶底部。

32.制備氣體的發(fā)生裝置,在裝藥品前一定要檢查氣密性。

點燃或加熱可燃性氣體之前一定要檢驗純度.

33.書寫化學式時,正價元素不一定都寫在左邊。如NH3 、CH4

34.5 g某物質放入95 g水中,充分溶解后,所得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不一定等于5%。

可能等于5%,如NaCl、KNO3 等;也可能大于5%,如K2O、Na2O、BaO、SO3 等;也可能小于5%,如結晶水合物以及Ca(OH)2、CaO 等。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中考網,2024中考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

  •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中考網微信
    ID:zhongkao_com

  •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高考網微信
    ID:www_gaokao_com

  • 歡迎微信掃碼
    關注初三學習社
    中考網官方服務號

熱點專題

  • 2024年全國各省市中考作文題目匯總
  • 2024中考真題答案專題
  • 2024中考查分時間專題

[2024中考]2024中考分數線專題

[2024中考]2024中考逐夢前行 未來可期!

中考報考

中考報名時間

中考查分時間

中考志愿填報

各省分數線

中考體育考試

中考中招考試

中考備考

中考答題技巧

中考考前心理

中考考前飲食

中考家長必讀

中考提分策略

重點高中

北京重點中學

上海重點中學

廣州重點中學

深圳重點中學

天津重點中學

成都重點中學

試題資料

中考壓軸題

中考模擬題

各科練習題

單元測試題

初中期中試題

初中期末試題

中考大事記

北京中考大事記

天津中考大事記

重慶中考大事記

西安中考大事記

沈陽中考大事記

濟南中考大事記

知識點

初中數學知識點

初中物理知識點

初中化學知識點

初中英語知識點

初中語文知識點

中考滿分作文

初中資源

初中語文

初中數學

初中英語

初中物理

初中化學

中學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