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網(wǎng)絡資源 作者:中考網(wǎng)整理 2019-05-05 08:59:05
(2)照應。
分析文章的照應,要做到四看:
①看起段與題目的照應。
②看開頭與結尾照應。
③看前設懸念,后有照應,層層推進,多處照應。
④看相同或相近的語句、段復疊式照應。
9、理解關鍵詞語的深刻含義:把握文章中關鍵詞語,對理解文章的思想內(nèi)容,分析人物性格具有重要作用。對于關鍵詞語,應注意從以下幾個方面分析。
(1)結合具體語言環(huán)境,借助上下文去推測、判斷語語的含義。
(2)試用同義或近義詞語替換作比較,理解詞語的含義。理解得對不對,還可通過朗讀體味,通過工具書來查證。
(3)注意句中隱含的意思(即言外之意)。
10、理解句子的含義
(1)文章開頭段(句)的作用可能有:點明中心、設置懸念、總領全文、引出下文(話題)、為下文作鋪墊、推動故事情節(jié)發(fā)展等;
(2)文章結尾段(句)的作用可能有:畫龍點睛、點明中心、深化主題、總結全文、首尾呼應、前后照應、結構完整等;
(3)文章中間段(句)的作用可能有:過渡(承上、啟下、承上啟下)作用。(以上三種題型回答時格式為:在內(nèi)容上,起到---------的作用;在結構上,起到---------的作用。)
11、常用的修辭方法:①比喻(形象,生動……);②擬人(形象,生動……);③夸張;④排比(增強氣勢);⑤對偶;⑥引用(增強氣勢);⑦設問;⑧反問(增強語氣)
比喻句的作用可能有:形象、生動地描寫了什么(本體)的哪些特點。
排比句作用是節(jié)奏明快,語氣連貫,讀起來酣暢淋漓,氣勢磅礴,表達出強烈的感情。
12、記敘文的表現(xiàn)手法(寫作方法):①象征;②對比;③襯托(人物);④烘托(氣氛);⑤伏筆/鋪墊;⑥照應/呼應;⑦揚抑(欲……先……);⑧借景抒情/借物喻人/托物言志;⑨懸念;⑩巧合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中考網(wǎng),2023中考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